继承爱国传统学习科学精神

发布时间:2009-11-04 期号:

姜殿军


  10月31日,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逝世。此前两天,我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也与世长辞。两位科学大师相继谢世,是我国科学界的巨大损失。在表达哀悼和敬意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继承他们心系中华的爱国传统,学习他们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很多人都是从课本中第一次认识了钱学森等科学家。我们知道了钱学森与导师合作发表的“卡门——钱”公式,知道了他“能顶五个师”,知道了他开创了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一批科学家像钱学森一样,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突破重重阻隔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新中国的科学事业。老一辈科学家这种报效祖国的赤子情怀,在一代代青年学子的心中埋下了种子。正像一首歌中唱的那样,“将来治国平天下,全靠吾辈”。“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毕业歌》所唱的并不过时。作为青年人,作为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责任意识。
  钱学森回国后,带领中国航天科技人员,在极其艰苦的物质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地研制出了“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实力基础。作为我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的先行者,贝时璋开创了我国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为我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向科学进军”的路上,这些科学巨匠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虽然现在我国的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在一些尖端科技上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巨星已陨,我们青年一代应该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开创的科学道路在我们脚下越走越宽广。
  钱学森晚年特别重视人才培养,特别是杰出人才的培养;贝时璋临终前不久还在探讨科研问题……面对前辈的殷殷期望,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踏踏实实地完成身边的学习、工作。这样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和告慰。

关于本站|征订办法|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教育考试院 京ICP备19056224号-2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56号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志新东路9号邮编:10008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