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铮
新学期还没开始,一本专门为大学生准备的书就已问世。翻开手中这本《聚焦:大学生关注的思想理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尊重平等的气息。不居高临下地说教,也不一味迎合地放任,而是从大学生思考的角度选题,用大学生喜欢的语言写作,和他们平等交流,帮他们答疑解惑,与他们倾心而谈。作者的良苦用心在于努力为大学生们在前行的道路上点亮一盏灯。
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系列的烦恼和困惑。大学生也不例外,时代和环境的复杂变化必然会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方面,他们为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进步和变化感到欣喜和自豪,另一方面也会对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感到困惑和焦虑。如何帮助他们正确地看待世界,正确地分析问题,正确地把握自己,是当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职责。
在教育部有关部门看来,如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科学地回答大学生们关注的方针政策问题、思想上的热点难点问题,是加强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此书正是他们为此做出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这本新书虽然只有十几万字、150多页,算不上什么鸿篇巨制,但教育部思政司、社科司和高校社科发展研究中心三部门牵头组织,众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专家、学者投身其中,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亲笔作序,足见各方面对此书编写的高度重视和极大关注。
问题是否找得准、能否引起大学生的兴趣,是此书成败的关键。我看到,书中论述的这些问题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需要大学生们关注的国家大事。比如,如何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如何认识新中国60年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如何看待今年“两会”的特点,如何理解必须坚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如何看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进展,以及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中国的世界地位和形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等。
二是吸引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焦点。比如,如何看待和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影响与应对,如何看待我国4万亿元投资扩大内需,以及土地流转、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民意等。
三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热门话题。比如,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看待大学生赴基层就业,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如何看待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如何看待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等。
这些问题,在大学生中既有很高的关注度,又有很强的时效性、针对性,极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今年上半年来,大学生普遍关注而又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在书中都可以找到简要而明晰的答案。这对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
如何为大学生写好这样一本书?组织者是费了一番脑筋的。在写作中,作者注重理论阐述与联系实际的结合,着力从理论上回答问题,注意尽量贴近大学生关心的重大方针政策,贴近他们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学生身边的实例。既有理论的精要阐述,又有实例的佐证说明;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通俗易懂;既注重正面引导,又注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
李卫红说,这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大众化的一种有益尝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积极而富有创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