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傅泽田
2009年夏,全国夏粮预计产量达到2450亿斤,创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连续6年夏粮增产的佳绩。
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实现了95%的粮食自给。这期间,农业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稼穑之歌。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成为培养高素质农业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成为国家农业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坚及高新技术产业孵化的主要力量和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
桃李满天下:
培育百万农业大学生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向工农开门。高等农业教育的院校建设由此展开。
1954年,教育部指定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其中就有北京农业大学。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高等农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新建了一批农业院校,学校数由1978年的55所发展到1984年的61所。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所农业院校已相继进入“211工程”序列。2003年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学校。
从1949年到2008年,高等农业教育由全国18所专业单一的高等农业院校发展成为74所高等农业院校与若干科研院所组成的专业综合、布局合理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其中进入“211工程”的6所,进入“985工程”的2所。涉及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2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3个,183个专业,共设有1612个涉农本科专业点;在农业院校中建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科研院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作为农业高等教育的补充,为农业高等教育注入活力,科研院所主要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博士、硕士)贡献力量。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农业高等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从1949年只有9名研究生到2007年的45285名;从1949年只有9820名本科生到2007年的616484名;从1949年的2123名专科生到2007年的337637名。60年间,研究生数量增长5000余倍,本科生的数量增长了60余倍,专科生数量增长了150余倍。
农业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遍布祖国的四面八方,耕耘在农业的各条战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着力量。
一日千里: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农业高等教育培育出众多像袁隆平一样杰出的科技人才,他们以报效国家的凌云壮志,默默耕耘在农业科技战线,用科技解决了国人的温饱问题,更“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袁隆平,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研究。到2006年,他致力研究的杂交稻已累计推广种植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人口,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出生人口的总和。不仅如此,杂交水稻还被推广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种植面积达3000多万亩。袁隆平因此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高等农业教育还培养出一批以石元春等院士为代表的拔尖人才。至2008年,在独立建制的高等农业院校中有两院院士33人、长江学者奖励特聘教授1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7人等。
科研作为农业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之一,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重大项目使5000万亩盐碱滩变成了米粮仓,一举改变了中国南粮北运的历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中国农业大学许启凤教授研制的“农大108”高产优质玉米,占全国玉米播种量的10%,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进展,2004年自主研发的国际最新型的H5N1基因重组禽流感灭活工程疫苗,成功解决了水禽缺乏有效禽流感疫苗这一世界性难题。
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转基因抗虫棉推广应用后增产超过25%,每年新增的皮棉相当于目前1000万亩棉田的总产量,等于再造了一个长江流域棉区。
今天,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2008年,全国肉类、禽蛋产量、水产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水产产量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世界水产养殖总产量的70%来自中国。
60年高等农业教育发展成就了一个神话,为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贡献了巨大力量。
一叶知秋:
农大见证农业高教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源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其在新中国成立60年间的发展,正是中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缩影。
60年间,中国农业大学以研究农业和民生立校,不断深化优势学科建设,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同时发展新兴学科,居国家农业高等教育发展的前列。在上世纪50年代,学校开创了新中国小麦育种的先河,首次提纯成功赤霉素,将我国植物生产刺激素研究领域带入世界先进水平;60年代,研制的“乐果”、“1605”、“1059”等在相当长时期内影响着中国农业;农大系列高产小麦品种、生物体细胞克隆及转基因技术等均处国内领先水平。
今天,作为国家首批建设的“211”工程高校和“985”工程高校,中国农业大学已成为我国农业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为优势和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19个部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5个部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4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拥有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中科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6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1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学校拥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世纪风雨育成桃李天下,百年稼穑铸就科技辉煌。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中国农业大学已培养出12万余名毕业生,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农业与生物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十五”以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2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获得授权专利517项。学校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12项,居全国高校第三位。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德国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145所大学、研究单位建立了友好关系。学校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办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对外合作机构之一。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从早期的“教民稼穑”的探索到今天的服务三农实践,中国农业大学的发展历程正是中国农业高等教育60年间进行现代化探索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