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试报记者 安 坤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逐步形成了适合国情的特殊教育体系,为实现残疾人教育公平提供了条件。特殊教育60年的变迁,在北京第四聋人学校校长王晨华的从教经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小老师教“大学生”
1970年12月,16岁的王晨华来到北京第四聋哑学校(后改名为第四聋人学校),当了一名特教老师。在此之前,她对聋人教学、手语、特殊教育等一无所知。为了多上几年学的王晨华,听从了老师的建议,来到了西城区师范学校。没想到,这个决定只让她的学业延续了半年。一个学期后,她与另外6名同学一同被分配到聋哑学校。
这时的北京第四聋哑学校已经建校11个年头,是北京最年轻的聋人学校。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只有一所公立聋人学校、一所私立聋人学校。解放后,两校分别成为北京市第一、二聋哑学校。政府为了发展残疾人教育,又创建了第三、四聋哑学校。四聋位于西城区福绥境45号,校址的前身是座王府,教学环境十分幽雅,当年对残疾人教育的重视也可见一斑。
然而,当时特教老师都是普通师范学校的毕业生,他们在工作中向老教师请教,学习手语,逐渐积累教学经验。“文革”开始后,师范学校一度停止招生,学校急需教师,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王晨华和她的同学走上了特教工作岗位。
王晨华面对的学生有的与她差不多大,有的甚至比她还要大四五岁。一位聋生比划着说,我妹妹都比你大。还有的干脆跟老师比个头,意思是你比我小多了。到“文革”前,聋人学校的学制是用10年学习普通小学6年的课程。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孩子入学晚,出现“小老师教大学生”的现象就不奇怪了。
小老师自学手语,同时还积极向有经验的老师和“大学生”请教。从1971年开始,王晨华先后教过语文、数学、常识、政治等科目,当过20多年的班主任。那时聋生们还有体育、语训、律动、美术等课程。对于老师来说,最辛苦的是教发音。当时教学条件落后,为了教学生发出“哥”的音,老师需要用压舌板压住学生的舌前部位,帮助他们正确使用舌根。一堂课下来,老师们经常是满头大汗。班主任老师还要关注学生们的生活以及思想动态。王晨华印象最深的是,冬天天不亮就要到教室生炉子,煤球不够用时,她和学生们用手攥煤球,有时候还得摊煤饼。
招聘会上门可罗雀
上世纪80年代,特殊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80年,也就是在王晨华当特教老师的第十个年头,聋校有了初中。聋生在校10年,前8年学习小学文化,后两年学习部分初中文化知识。
1992年,四聋办起了聋人职业高中,学校开设了服装、烹饪、面点等专业,使学生在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基础上,还有一技之长。聋生们毕业后的工作也由橡胶压模等机械劳动转变为厨师、绘画等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工作。
然而,学校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困难。到1990年,王晨华这批当年的“小老师”已经成长为中青年骨干教师,但是后继梯队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王晨华说,不是学校没进老师,而是特校留不住老师。身边的同事来干几年就调走了,有的去了普通学校任教,有的到其他行业发展。一次,四聋的老校长带王晨华参加北京师范生专场招聘会,重点中小学招聘台前门庭若市,而四聋招聘台前都是门可罗雀,最终也没能招到一位老师。
普通人对残疾人世界的陌生、好奇,犹如一堵不可逾越的墙,特教老师们的工作往往不能得到亲人、朋友的理解。重点中学的老师桃李满天下,以培养出多少名牌大学生而自豪,而特教老师费心教育学生做一个普通人,只能以学生成为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为最大心愿。这使得一般毕业生不愿当特教老师,或者只把做特教老师当成职业跳板。
硕士来校当老师
1997年,王晨华成为四聋第三位校长。此前,尽管她曾经是北京电视台手语新闻的第一位手语翻译,也有很多调离聋校的机会,但她都一次次地放弃了。近30年与聋校学生的朝夕相处,她能叫出学校里的每个学生的名字。她由衷地说:“与他们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这些聋生更单纯、更可爱,久而久之,你也会受他们感染。”她相信,残疾学生的潜能可以再挖掘,他们只要努力,都有能力读完大学。凭着这份信念,王晨华在特教岗位辛勤耕耘了39年。四聋现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特教学校,连续多年高考录取率达100%。很多家长从外地把学生送到四聋来读书,圆孩子的大学梦。现在,聋生们考大学除了学习美术,还能学习计算机、园林、动漫、服装设计等专业。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比起学生100%的大学录取率来,更让王晨华感到欣喜的是学校老师发展后继有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毕业生自愿走向特教岗位。2004年,一位北师大中文系研究生向王晨华表示想来学校当老师,王晨华惊喜之余还是拒绝了,多年形成的思维模式让她认为北师大的研究生来了也留不住,但是这位毕业生反复到学校“磨”王晨华,这份执著感动了她,第一次招了位硕士生当老师。后来一批高素质教师加入,他们在教学之余,还承担起特教研究课题。特教领域犹如未开垦的处女地,等待年轻的老师们去填补空白。
2009年,王晨华光荣退休。当她告别学校时,老师和学生一起坐在装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室里,听她讲述着学校的发展。这些老师将继承她为之奋斗近40年的特教事业,将更多聋生送进大学,送到社会,培养成为合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