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报记者戚海燕、安坤、刘爱枫、段鹏从哈尔滨发回报道(上)
岁末年初,我们乘坐Z5向祖国北端的高校所在地哈尔滨进发,那里距离北京1248公里。
11个小时后,列车驶进哈尔滨郊外,最低气温———摄氏零下22度。车窗台上,堆积了3厘米厚的冰;车窗外面,残雪覆盖着田野,一排排雪松傲然挺立。北国冰城雪乡的壮美,让我们不由想起每年舍弃京城的繁华,毅然选择冰城雪乡上大学的数百名北京考生;想起他们中一些人的父辈,当年插队北大荒的北京知青;想起“三九严寒何所惧”、“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许多警句。一股敬意油然而生。
我们深知,北京考生更关心到东北上大学能耐得住冷吗?能住得舒适吗?能学得好吗?能吃得好吗?能行走得安全吗?本报“城市大学地图栏目”哈尔滨采访组带着考生和家长的关注,走进水晶冰城、童话雪乡的哈尔滨,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等3所高校,走进北京考生群体,做现场报道——
冷——冰天雪地,寒气逼人
裹上羽绒服,套上双层毛裤,戴上帽子、手套,登上毛皮鞋,捂上围巾,我们下了火车。
10分钟后,我们渐渐感到寒气逼人。羽绒服变薄了,膝盖冻得发僵,鼻子开始发红,双手有点不听使唤。但来接站的黑龙江招生办两位老师却穿着薄薄的羊绒外套,也没戴帽子。他俩说,今年暖冬,哈尔滨不算冷。
急不可耐走进此次采访的第一站———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高校特有的魅力尽显眼前:冬日的阳光洒在雪地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冷冷的空气掠过脸庞,校园比京城高校冷清,篮球场、足球场被冰雪覆盖不见人影,只有滑冰场人声鼎沸。
原来,同学们正在上滑冰课。这可是北方高校的特色课,男生女生分场地上课。同学们穿着一水儿的冰刀鞋,有的滑冰姿势酷得像专业运动员,有的初学者一圈下来摔倒过好几回,但个个都又爬起来再滑。驰骋在冰场上的南方学生不比北方学生逊色。
哈工大体育部主任滑到我们跟前说,滑冰可以增强学生抗寒能力,训练学生身体协调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滑冰第一节课就是学摔跤,学生既要练得不怕摔,又要学会摔不伤。只要按时上课,学生都能顺利过关,滑得好不好,就看课下练得勤不勤了。
而在太阳岛雪博会上,我们看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学生雕刻的雪雕《人生》、《梦》、《和平》、《嬉戏》等,显示着东北高校学子豁达的人生情怀,“青松挺且直”的乐观精神。
白天在室外采访了近两个小时,夜晚我们又走进中央大街。大街中央,随处堆积着从松花江里采集的冰块儿,城墙砖那么大,水晶般透明。路面总有细小的冰茬子,稍不小心就脚底打滑。我们相互搀扶着走到即将举行冰灯展的公园门口。隔着栅栏往里望一望,里面是五彩缤纷的灯光照射的彩冰,艺术家们正连夜做最后的组装。可惜,采访任务繁重,我们要在冰灯展的前一天离开哈尔滨。
我们刻意体验的哈尔滨的冷,冷得刺骨,冷得透彻,冷得清醒,那是一种难以忘怀的冷。
暖——温暖如春,爱心暖人
踏雪走进哈工大二校区学生公寓,大厅一侧像宾馆一样设有前台,前台上放着几个本子,分别有学生晚归记录、宿舍卫生检查评比打分等,还提供打气筒、针线盒、爱心雨伞等方便学生的免费服务。据悉,哈工大的学生公寓分布在学校的“两区三地”共有20栋,总建筑面积近28万平方米,为全校2.7万名学生提供住宿服务。
恰遇课间休息,不少学生回到宿舍。敲开A111B07宿舍,男生程洪亮、刘永亮、杨凯热情相迎。看看手中的温度计,水银柱停在摄氏20度。哈尔滨供暖时间一般从当年10月25日开始到次年4月25日停止,而哈工大是学校自己供暖,年年早一周供暖,晚一周停止供暖,学生在室内感到温暖如春。有些南方学生还留恋屋里有暖气,寒假时故意晚几天回到没有暖气的家乡。
宿舍摆着4张上下床,住着4位学生,上铺睡人,下铺放东西。4个木箱拼成通向上铺的阶梯,里边放着脸盆等杂物。三位男生自豪地说,阶梯代替脚蹬,既安全又整洁,这可是哈工大的独创啊。
挨着宿舍的是洗衣房,十多台投币式洗衣机一字排开,学生只需投2.5元就可洗一“锅”衣服。旁边是一排排晾衣架,挂满了洗干净的衣服。
一股饭香把我们吸引进“厨房角”,1台微波炉敞开着门,这是公寓免费为学生提供热饭的地方。侧面摆着一个“爱心捐款箱”,热完饭的学生可自愿往里塞零钱,每月由学生和老师一起开一次箱,所得捐款贴补贫困生。正巧碰见来自海南的大四学生林明亨,他说:“厨房角让我们晚自习回来也有热乎乎的饭菜吃。捐款帮助贫困的同学也很有人情味儿,我自己就是贫困生,享受过爱心贴补。在哈工大上学4年,感到室内温暖,心里更暖和。”
正在值班的哈工大二校区学生公寓综合管理部部长孟丽娟说,学生公寓全面通过了ISO9001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倡导公寓员工为学生提供方便、快捷、亲情、规范的服务,倡导住宿学生养成文明、健康、友爱、进取的道德风尚。现在学生公寓已成为集学生休息、学习、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住宿场所。
飞——建功航天,揽月九霄
不进哈工大,不知道哈工大藏着那么多鲜为人知的秘密,不知道哈工大为中国航天立下的赫赫战功。
走进哈工大航天馆,能够看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资源”号卫星、“神舟”号飞船等模型,还有部分航天器的实物。50多件展品,50多个故事,50多段历史。这是目前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航天馆。而哈工大对中国航天事业的智力和人才支持令我们震撼:
1987年6月,哈工大航天学院诞生,这是我国高校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迅速成为我国航天基础及应用基础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2000年5月,哈工大深空探测基础研究中心成立,先后承担了“863”重点项目“深空探测自主技术与仿真演示系统”等。
2003至2004年,哈工大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个新一代多传感器、高度集成的机器人灵巧手,可以安装在太空智能机器人的胳臂上,代替宇航员到舱外的太空环境中进行一些长时间的复杂作业,减小宇航员的生命危险。它是我国正在发展中的智能太空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部件之一,将在未来的深空探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哈工大正在进行我国“月球软着陆综合仿真与演示验证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
2004年4月,哈工大“试验卫星一号”梦圆西昌,这是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自主研制的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微小卫星。
2005年10月,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哈工大荣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KM6项目组荣获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王尔德教授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成为惟一获得三个奖项的高校。
“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总设计师孙家栋,神舟五号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伯楠……都是哈工大杰出校友。北京航天系统的科研院所有四分之三总师是从哈工大毕业的。
如今,神舟七号即将问鼎苍穹,探月工程拉开了序幕。对太空的探索,为哈工大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科研空间。当“嫦娥奔月”的美丽童话变成现实,当空间站实现了空间对接,让航天梦想支撑着的一代代哈工大人,将继续塑造一代又一代风流人物。
学——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8个字是哈工大的校训,也是哈工大86年优良学风的写照。10万多学子就是被这8字精神熏陶雕塑出来的。他们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共和国的将军;既有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有著名的企业家。仅在哈工大学习和工作过的副省级以上干部就有100多人。
昔日,哈工大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今天,哈工大是航天人才的基地。工程能力强,是哈工大人才培养的突出特色。这源于学校重视打牢学生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具有严格的实践教学环节。上午10时,哈工大第三节课的铃声响了。我们一行来到教学楼一间阶梯教室听课。200多学生仅发现几个女生,体现了工科院校男生多的特点。也怪不得学校实行“八百壮士”的师资培养计划。老师正在讲授高等数学中“极坐标下平面图形的面积”,用传统的粉笔板书,4块能滑动的黑板换着写。而当记者的照相机镜头对准听课的学生时,他们并“不为所动”,显然注意力都集中在黑板上。
现在都流行计算机制图了,而哈工大老师们第一节课仍教学生削铅笔、准备橡皮。有人说这些东西都过时了,但哈工大老师坚信,手制图的基本功是计算机等任何工具不能代替的。学生就业后手绘图都被认为是印刷品,令单位同仁惊叹不已。
哈工大机电学院院长梁迎春教授说:“哈工大受前苏联办学影响较大,那时前方打仗,后方大学生马上就要投入生产,因此学生基本功要强,下手要快,总之到了单位要好用。所以,哈工大从老师授课到学生学习都讲求实用、扎实。”
北京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哈工大,也是冲着学校严格规矩的学风而来的。如今,哈工大提出了“以人为本,海纳百川,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